聽到這本書是保羅‧柯爾賀寫的,有點嚇掉我半條命。以往保羅這位老伯的書,都幾乎在著墨在心靈哲學的層面上,關於找尋夢想的《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》、關於宗教哲學的《朝聖》,還有關於生命體悟的《薇若妮卡想不開》,保羅擅長用寓言式的文體,隱喻哲學思想和道理,經過之前那些作品的洗禮,看《愛的11分鐘》時,總覺得這位老伯講的根本不是字面意義,到底是暗藏了什了玄機?整本書絕不是只講性那麼簡單(儘管這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=.=:)。原文書名是《Onze Minutos》,11分鐘(才沒有"愛"呢!),在這11分鐘內,有幾次真正是爲愛而生?11分鐘只是人類行為機制的一環,還是真的是身心靈的相結合?

故事選了一個童話的開頭,很久很久以前,有個叫做瑪麗雅的妓女。(但我怎麼看都覺得像《顫慄的格林童話》),這個故事就像保羅所說的,一腳踩在童話故事的雲端,另一腳陷入無底深淵。夢想與現實、黑暗與光線、墮落與尊嚴..,但這些並不是絕對選擇性的存在,非A即B的選擇題,我們也許都生存在那曖昧不清的灰色地帶,渴望著童話故事裡的綺想、遭受著現實世界裡的殘酷。

瑪麗雅在年少時代嚐過愛情的苦澀,認為愛情總是伴隨著失去,而美好的愛與性並不是相伴而生成正比的,沒人能真正擁有他人,這裡的擁有,不是肉體上的擁有,瑪麗雅竟然在不到20歲的年齡,就已晉身到靈魂層面領悟了這個道理(不過應該是保羅的豐富人生閱歷和哲學內涵的原因),對愛情的無力、對刺激的渴望,都引向瑪麗雅走向妓女的道路。或者應該說,肉體比靈魂好付出、性比愛更容易。

在出賣肉體的當時,瑪麗雅也失去了自己,只是想回到巴西後被眾人稱羨的虛榮心作祟,到底爲了誰而活?畫家芮爾夫的出現,不只是愛情的降臨,兩人都有著同樣的病徵,對性無力、對愛遲疑、在愛情周圍掙扎,渴望愛情卻又害怕失去,因為害怕失去而不敢去付出,但不去占有便沒有所謂的失去,沒有失去可以害怕便能完全奉獻出自己,也能真正全心全意的去愛人;去除了最在意的執著,心中無所畏懼,才能得到最完全的自由。互相治癒的過程,讓瑪麗雅找到了自己。

書中以SM的角度來描寫痛苦的觀點令人佩服保羅的寓言能力,沒有人喜歡痛苦,卻任憑自己沉溺在痛苦的深淵裡,認為這是犧牲、是勇敢、是愛的表現,"兒子為了取悅雙親而放棄夢想,父母為了子女放棄人生",人生自己在選擇痛苦,卻把這種痛苦視為神聖、理所當然,一旦習慣了痛苦,人生還剩下什麼?自己還剩下什麼?

愛情,是一段冒險,就如同瑪麗雅的命運一樣,人生愛或者不愛、做或者不做的抉擇當中,你會選擇雲霄飛車刺激冒險的狂放?還是旋轉木馬原地打轉的勇氣?選擇流落異鄉出賣肉體、比起在巴西庸庸碌碌的過一生,究竟何者失去得到的比較多呢?人生無從設立實驗組與對照組,走了就勇敢走下去 "是成為世界的受害者,還是成為冒險尋找寶藏的人,選擇的權力在我手中,問題是我如何看待人生而已。"

保羅以平實的筆觸,敘述一段妓女的遭遇,沒有要讀者憐憫救贖的意味,反倒是經由一些刺眼的題材,渴望、高潮、SM、神交,探討性愛的神聖,衝擊著社會價值和倫理道德,書中穿插瑪莉雅日記的片段,道出書中的靈魂所在,寓言體式的故事內容,內在和外界的相呼應。保羅選擇以一位妓女作為主角,似乎也就像芮爾夫所說的:「我知道你的身體永遠也不能專屬於我,所以我必須專心征服你的靈魂。」去除肉體的前提,整本書講了洋洋灑灑的性愛,事實上是煙霧彈、旁敲側擊、調虎離山?根本只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愛罷了?而那11分鐘,也得加上"愛",才能獲得真正的神聖與完全的解放。

故事還是給了個童話的結局,瑪麗雅選擇了另一段的冒險,happy ending是需要勇氣的,劇終之後的故事,也許是醜陋悲慘的生活,但說的是,沒有電影會演出來,誰又在乎呢?那是另一故事了。

但是。生命才不能在這個happy ending就喊劇終了,故事結束跳回現實,燒香拜佛保佑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吧!

<於我心有戚戚焉>
--只要沒有人押著你去實現夢想,作夢是件非常賞心宜人的事。只要不必去實現夢想,所有的風險、挫折與難題都能避免,上了年紀之後,再來責怪其他人,最理想的人選是父母親、配偶或子女,將沒有實現夢想的罪過推到他們身上。

--成為世界的受害者,還是成為冒險尋找寶藏的人,選擇的權力在我手中,問題是我如何看待人生而已。

--真正的自由體驗就是如此:擁有卻不占有天下最重要的東西。

--激情。這個名詞可以用來描述兩人初遇時的美好,但是不只是這樣而已。碰到不期然的興奮事物時、以真實熱忱從事某事時、確定即將實現美夢時,就會出現激情。

--喚醒渴望的方法,是拖延時間,遲遲不交出渴望獲得之事物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r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