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斷斷續續,最近終於重拾起《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》,把它完完整整的看完。

這本去年借到的書一直沒還人家,我卻看到一半,太過思念台北,而放棄閱讀。
由馬世芳、許允斌、姚瑞中、陳光達、黃威融五人共同編著的《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》,其實是很私人的一本書,裡面記載了太多這五位作者的台北。一本文藝青年(請容許我這麼稱呼)眼中的台北,有夢想有逃逸有經典有戀物的偏執台北,也有許多怪店、異國風情、懷舊的台北,還有很多我不知道的台北,也有我已經錯過的年代的台北。

作者群其實都是怪咖,在藝文圈打滾,過著波希米亞式的生活,有嬉皮的味道,用字稱不上附庸風雅,但絕對真誠感人,這些人懷抱著夢想在台北這個城市裡,咒罵著台北的險惡環境、資本主義、膚淺文化,卻又離不開台北。
我曾經何時也是那樣想逃離那個無力的城市,但到了異鄉,才發現整個人已經帶著台北的一切來到這。

如果真如書中說:生活在台北,需要多一點想像力。

那麼,或許生活在巴黎,便是處處都是想像力。

巴黎,迷人又無限可能的城市。
相對於台北,巴黎是一個夢想的城市,只是,所有的人都在夢想。她如夢似幻,浪漫又殘忍,逃不開卻找不到出口。

一部集合了Juliette Binoche, Bob Hoskins, Natalie Portman, Elijah Wood....等各大明星,及《Clean》的Assayas,《大象》的Gus Van Sant,杜可風...等20個導演,以18部短片,拍攝巴黎不同區的各個不同風情。

生活在巴黎,可能是道地的巴黎人,可能是旅人,可能是過客,可能是求學的異鄉學生,可能是求生存打拼的移民,可能是藝術家,路人,流民,可能在上流世界打滾,也可能被在黑暗的小巷莫名地被人捅一刀,但,這就是巴黎。

一個個5、6分鐘的短片,不像長片一樣可以醞釀和鋪陳,卻像一點點生活的片段,來不及戲劇化,沒有開始和結束,悠悠地從生活裡游過。
紀錄的是巴黎的人,巴黎的事物,講的是About Love,對情人,對家人,對習慣,對一個陌生人,對一種萍水相逢,對巴黎的愛。
我喜歡這部片,不只是因為主題曲《La Même Histoire》混著法國香頌既優雅又迷幻的原因,還有因為,這部片真的太巴黎。曾經生活在巴黎的人,都可能會在其中短短的幾分鐘間找到自己的巴黎,以法國導演自己拍的巴黎,以外國導演拍的巴黎,巴黎不是只屬於巴黎人而已,她有更多異鄉人、觀光客和移民群,混合成了一個,很巴黎的巴黎。

看完突然想起台北。於是看完了《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》。

這部電影記錄了巴黎,就像這本書記錄了台北。1998年出版至今,時代裡的台北一直在變遷轉換,有時快得連我自己離開一年再回去,都有脫序的感覺。現在的台北,又是怎麼樣了呢?書中作者群的台北時代有些已經遠去,甚至瀕臨絕跡,屬於我這個年代的台北,究竟是怎樣的台北?我們有哪些文化被保留了?哪些共同時代的記憶?也許,台北太複雜,說不清她到底屬於什麼tone調。突然想想有一天,也應該製作一部「Taipei,I love you」之類的電影。

米蘭昆德拉說:「真正的生活,從來不是在他方。」

我還在尋找在巴黎生存的一百個理由。
是的,Paris, je t'aime. 但是只能一夜激情,我們不會有結果的。

對我來說,生存在台北的唯一理由,只是因為她是我感情的依歸。

p.s Paris, je t'aime《巴黎我愛你》,台灣11月會由
山水國際發行上映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r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