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rreversible /2002 法國
編劇/導演:Gaspar Noe
主演:Monica Bellucci
   Vincent Cassel
   Albert Dupontel
--



首先請原諒我標題下得如此粗俗,但是在看這部片的過程,我罵出的髒話已經不是簡簡單單這兩個字可以帶過。並不是因為它是爛片才要邊看邊罵,事實上,它絕對是一部大膽高明的片子。

2002年坎城影展的參賽片,在台灣大概沒有機會看到它見光日的機會,比起庫柏力克(Stanley Kubrick)的《發條橘子》(A Clockwork Orange,1971)更暴力失控,當年在坎城首映時,有一半的觀眾看不到45分鐘就支持不住而離場,老實說我在看的時候,也好幾次想把Power DVD的停止鍵給按下去,我不知道到底是怎樣多堅強的心臟,讓我支撐下去的??從來沒看過這麼令人感到窒息與難受的片。那不是邊看邊罵幹就可以帶過的。

(以下的內容涉及劇情及暴力事件,請自行斟酌)

一開頭就是違反正常的字幕和演員名單,字母用反轉、鏡像打出,字都再也不是字,就跟接下來的故事一般失序。接著晦暗漆黑的畫面與場景,攝影機不正常的運作,以270度、180度.等不同角度在空間裡像鬼一樣飄移,鏡頭運轉的失常,簡直像是幼稚園的小朋友拿著攝影機亂拍的樣子,像在宇宙中無重力的狀態,攝影機穿過牆、從上空俯拍、對著路面、街燈、再轉到毫無焦點的天空等等,攝影機在空間翻轉的鏡頭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(想看這部片的人,建議先吃暈車藥),顯示了畫面虛幻、無依、不安的感覺,熬過了第一個令人想吐的片段,只是個熱身而已。

在一連串鏡頭的翻轉後,接著就看到受傷的主角被抬出,當你還在想著他怎麼了的時候,一轉眼,他又生龍活虎的出現在下一個畫面。我得說,這部電影我看到第三個片段時,才能理解它在播什麼,整部電影把不可回復主旨貫徹到了極點,完全是以倒敘手法講的,但並不是主角的記憶回溯片段,簡單的說,就是一部倒帶才是正常的電影。於是,我們看著主角先被抬出,才看到他在同志酒吧裡尋仇鬥毆的經過,接著才是他像瘋狗般的在街上找那個人,才會回溯到案發現場、案發前、案發前幾小時、前一天的幸福生活......。我不禁對導演這樣大膽的敘事方法感到佩服。

影片中充滿了憤怒血腥暴力,完全無政府狀態下尋仇的男主角馬克,在巴黎的街頭歇斯底里的怒吼和失控,攝影機一路晃動跟拍,也把觀眾不安的情緒提到頂點,隨時擔心他會哪個不爽就把刀子從路人的臉上劃過。尋仇的過程更是痛苦到極點,在同志酒吧裡充斥著紅色調和交媾的性行為,鏡頭在此更是數度以90度角拍攝,最後仇人槓上,主角手硬生生被扭斷、對方欲對他雞姦,接著原本在一旁理智的朋友皮耶,拿起滅火器把兇手的臉一下下地敲爛......,鏡頭完全沒有轉開,也沒有停下,觀眾就眼睜睜地看著那個人的臉鼻子被敲爛、出現窟簍、然後變得像印和闐的木乃伊樣。看到此時我已經接近崩潰邊緣了,熬過這裡路途大概才走一半。

當初在上映前最讓人引起爭議的就是長達10分鐘的強暴鏡頭。當故事倒轉到案發的那一幕前,我都一直提心吊膽,當女主角經過那昏暗的地下道時,我感受到一股完全絕望的情緒。長達10分鐘的長鏡頭,鏡頭貼近地面的視角,女主角無助的眼神和掙扎的臉龐完全無法忽視,我感覺自己像地下道另一邊看到這一幕又黯然離開的路人,正義在這裡像屁一樣,真他媽的,我簡直像個共犯一般難過。

撐到中場這45分鐘,大概人生的挑戰就達成一半了,剩下的另一半故事,鏡頭慢慢穩定下來,在Party上美麗動人的女主角、三個人愉快的過程和最後男女主角甜蜜幸福的生活。我不得不為離場的觀眾可惜,當前面感官轟炸刺激挑戰著心理最痛苦的極限後,回復到幸福快樂的日子,突然的心痛和心碎才那樣赤裸裸的出現。

如果在Party上馬克沒有嗑藥,女主角就不會一氣之下走人;如果皮耶堅持送她回家,悲劇就不會發生;如果女主角執意穿越馬路而沒聽路人說要走地下道......,如果如果...............。

結局的最後一幕,並不是時光繼續倒流的劇情,女主角在驗孕之後知道自己懷孕的幸福微笑,她幻想在一片青綠草地上的情景,陪伴著孩子與溫暖。但我們明白那不可能實現了,時間是無法回溯的,改變了一點,之後所有的事情都會改變,這點應該在《蝴蝶效應》(The Butterfly Effect )裡就有學到教訓,但看完這部片,感想不是難以忍受的暴力和復仇,除了對巴黎的地下道產生陰影,我對身邊的人發了狂地想去保護和珍惜。

這是電影,現實生命中是無法忍受任何這樣的悲劇的。

(p.s如果你有機會看到這部片,請咬緊牙關把它看完,因為它帶給你的沉痛與省悟,遠比想像中多太多了。)

法國版預告片
大陸網站的介紹(大陸對這種禁片或是電影的相關資訊,總是比台灣豐富多了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ar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