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某友人說,「通常小孩子都會像媽媽,即使個性不相像,在骨子裡仍舊存在著對母親的執著……」
母親對一個人的影響真的很大,從親子關係、母親的態度、教育方式,都造就了一個人性格的完整度。
在是動物界,有所謂的『印痕作用』,破殼的鴨子會把第一眼見到的生物,當作是母親,就像丘比特的那支箭一樣,對母親的執著與愛情的閃光,都是一種超現實的神諭。
好了,感覺有連結到戀母情結的感覺嗎?(最近腦袋不太會思考)
Hallam很愛他的媽媽,自從媽媽去世兩年後,他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住在樹屋裡,用望眼鏡觀察別人,對父親再娶不能諒解,房間裡貼著一大張母親的相片。
有天,Hallam離開了家。在愛丁堡的街頭遇到了Kate,一個像他媽媽的女生,他開始跟蹤她,觀察她,接近她。
對母親的執著,是否幻化作了愛情呢?
為了找尋心中母親的理想形象,因此無法接受那形象的破壞,進而想要守護。
Hallam用他自己的方式關心Kate,活在他自己的世界裡和Kate(或是記憶裡的媽媽)相處,帶著我們在屋頂上穿梭,用遠距離的望眼鏡觀察別人。
2007年台北金馬影展譯作《在屋頂上流浪》,流浪的地點果然是n’importe où,哪裡都可以流浪。
流浪的態度很隨便,大概有點達達的精神,流浪的目的或許只是為了證明存在主義,為了流浪而流浪。
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活著的方式,這是Hallam,在屋頂上流浪,這是他的生活方式;Kate試著去了解他的世界,只是Hallam孩子氣的執著終究是還未經起成長的殘酷,當對母親偏執的妄想消逝於某種形式,因此成長,因此堅強。
最後Kate說:「等五年後再來找我吧......」
只是時間。
或許有天Hallam會回到地平面上,用正常的角度生活。
(飾演Hallam的Jamie Bell看起來有沒有很眼熟,他就是2000年《舞動人生》那位愛跳舞的小男主Billy Elliot 喔...)